- 公司動態
廈門市推行氣象環保審批新模式
2020-06-30 09:55:58 來源:wattec廈門市推行氣象環保審批新模式
●保護:確保全市氣象探測環境得到有效保護,保證了氣象監測預警數據的準確性,同時避免因周邊建筑過高導致氣象臺站搬遷而花費大量公共財力,保護國有資產不流失。
●便民:確保項目業主提前獲知氣象探測環境保護對于建設項目的限制要求,避免建設項目與氣象探測環境沖突,造成項目建設停滯。
●提速:優化全市營商環境、強化空間服務共管,實現項目審批提速增效。
廈門市在全國首創氣象環境保護審批新模式,實現氣象環境保護在線協同智能化審批。該模式經試點運行后,于近日全面推行。
這一審批模式改革,是多部門協同、深入落實“放管服”、優化營商環境、強化空間共管的成果。去年10月,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聯合市氣象局發布《關于加強氣象探測環境保護規劃管理的通知》,轉變項目策劃生成流程,將氣象探測環境保護管控前移至國土空間規劃編制階段,同時依托“多規合一”平臺完成氣象專題圖層建設、研發智能分析系統,創新性實現氣象探測環境保護自動化、智能化分析檢測。
這項審批改革有效推進城市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提高建設項目審批效率,優化了營商環境。
pH做為基本的污水指標,勢必成為供求的熱點,這對廣大的E-1312 pH電極,S400-RT33 pH電極制造商,比如美國BroadleyJames來說是個重大利好。美國BroadleyJames做為老牌的E-1312 pH電極,S400-RT33 pH電極制造商,必將為中國的環保事業帶來可觀的經濟效益。我們美國BroadleyJames生產的E-1312 pH電極,S400-RT33 pH電極經久耐用,質量可靠,測試準確,廣泛應用于各級環保污水監測以及污水處理過程。
亮點1
氣象探測環境保護 “前置”至規劃編制
此次審批改革的一大關鍵,在于將氣象探測環境保護管控要素“前置”到規劃編制階段:即在國土空間規劃、年度空間實施規劃編制階段,創新性地將氣象限高要求、氣象站周圍環境和影響源要求轉換為具體地塊指標管控納入到規劃編制中,從源頭上梳理解決項目落地與氣象探測環境保護之間可能存在的矛盾,將建設項目對氣象探測環境的影響降至*低,保障了后續項目策劃的科學與高效。
目前,廈門市已編制《廈門市氣象站網建設及氣象探測環境保護規劃》(2015-2020),規劃依據現有資源優化調整了氣象觀測站網功能布局,明確制定了氣象探測環境保護要求。在新的氣象環境保護模式下,規劃要求將進一步落實,確保全市氣象觀測的準確性。
亮點2
聯合審核、智能化審批 提高審批效率
在改革前,氣象探測環境保護事項被列為廈門市建設項目工程建設許可階段聯合技術指導內容之一。“在此階段,建設項目已較為成熟,方案設計已完成、甚至項目樁基已施工,一旦發現項目影響氣象探測環境,將給項目業主、氣象主管部門和審批管理部門等多方帶來諸多麻煩,并可能嚴重影響建設項目審批進度和建設進展。”市資源規劃局相關負責人介紹。
而改革后,市資源規劃局和市氣象局建立了聯合協作審核機制,前移審核關口,在前期項目策劃生成階段就通過“多規合一”平臺,將位于氣象站周圍環境或影響源限制范圍內的項目、超出規劃氣象控制限高要求的項目直接推送至市氣象局征求意見,符合氣象要求的項目不再納入工程規劃許可聯合技術指導,確保了項目后期審批通暢;同時,兩局合作完成了氣象探測環境保護規劃專題圖層建設,開發了“廈門市氣象探測環境保護分析系統”并搭載在“多規合一”業務平臺上,實現氣象探測環境保護自動化、智能化分析檢測。通過智能化審批,氣象環境保護時間大大壓縮,有效提高了項目審批效率。上一篇:廈門市推行氣象環保審批新模式下一篇:廈門市推行氣象環保審批新模式新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