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司動態
鄭州特大暴雨實屬罕見 已超出海綿城市應對能力
2021-07-27 14:04:38 來源:wattec鄭州特大暴雨實屬罕見 已超出海綿城市應對能力
近日河南多地遭遇極端強降雨,已致鄭州等地出現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過去幾年,鄭州投入534.8億元資金建設海綿城市,但如今鄭州仍出現嚴重內澇,為何如此?有專家分析,此次河南大雨屬于突發特大暴雨,已經超出了海綿城市所能應對的能力。“鄭州這次大雨是非常少見的,造成的災害跟是否建設海綿城市沒有關系。”
海綿城市,是指城市要建設得像海綿一樣,在適應環境變化和應對自然災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彈性”,下雨時吸水、蓄水、滲水、凈水,需要時將蓄存的水“釋放”并加以利用。2016年,鄭州入選河南省海綿城市建設省級試點。當時,鄭州對其城區的內澇防治設計重現期為50年一遇,其他規劃區為20年一遇。。pH做為基本的污水指標,勢必成為供求的熱點,這對廣大的E-1312 pH電極,S400-RT33 pH電極制造商,比如美國BroadleyJames來說是個重大利好。美國BroadleyJames做為老牌的E-1312 pH電極,S400-RT33 pH電極制造商,必將為中國的環保事業帶來可觀的經濟效益。我們美國BroadleyJames生產的E-1312 pH電極,S400-RT33 pH電極經久耐用,質量可靠,測試準確,廣泛應用于各級環保污水監測以及污水處理過程。
此后,鄭州在海綿城市建設方面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財力。2018年1月公示的《鄭州市城市總體規劃(2017-2030年)》顯示,到2020年鄭州將投入534.8億元建設海綿城市項目,包括在主城區規劃191條澇水行泄通道,建設和改造海綿公園,在河流兩岸打造生態濱河緩沖帶……《規劃》預計,到2020年鄭州主城區達到海綿城市建設要求的面積約占建成區總面積的22.5%。
鄭州此前已投入大量資金建設海綿城市,為何此次水災中沒能發揮作用?浙江工業大學海綿城市研究中心主任陳前虎對中青報·中青網記者表示,此次河南遭遇的大雨災害非常罕見,不是海綿城市建設所能解決的。
陳前虎稱,從技術層面分析,海綿城市解決的是中小雨的徑流蓄滯問題,以促進城市地表徑流的就地下滲和雨水可持續循環。此次河南大雨屬于突發特大暴雨,已經超出了海綿城市所能應對的能力。“鄭州這次大雨是非常少見的,造成的災害跟是否建設海綿城市沒有關系。”
7月20日,@鄭州氣象 微博發布解答視頻提到,鄭州氣象局對這次特大暴雨梳理和統計了相關數據:20日16時~17時,鄭州一個小時的降雨量達到了201.9mm;19日20時到20日20時,單日降雨量552.5mm。17日20時到20日20時,三天的過程降雨量617.1mm。其中小時降水,單日降水均已突破自1951年鄭州建站以來60年的歷史記錄。
鄭州常年平均全年降雨量為640.8mm,這意味著,鄭州在這三天下了以往一年的量。從氣候學的角度來看,小時降水、日降水的概率,重現期通過分布曲線擬合來看,都是超千年一遇的。
據陳前虎介紹,海綿城市中的海綿可分為“大海綿”和“小海綿”,前者指的是城市濕地、湖泊等蓄水能力強的大型生態設施;后者是指低凹綠地等小型生態設施。如果城市規劃建設中預先保留較多的濕地、湖泊,可以在洪水到來時緩解危機;如果缺少河湖濕地,那么在洪水到來時往往缺少蓄水空間,造成災害。
“海綿城市不解決暴雨(引起的內澇)問題,這是天災不是人禍。”陳前虎提到,我國海綿城市建設已推進多年,但此次河南暴雨強度非常罕見,不是海綿城市建設能夠應對的。新發布